一力辽谈学习与围棋 毕业后意识到上大学是件好事

Source

  文章来源:找借口安静

  原址:https://pandanet.co.jp/guide/discussion_ir/

  原题:一力遼棋聖‘学習と囲碁’を語る

  摘自:Pandanet

  记者:品田渓

  翻译和整理:找借口安静

  注:广告部分稍有删减

  作为传统文化且属于智力运动的围棋,曾经在普通民众中广泛受到喜爱,在财界、政界也一度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。鉴于当时围棋的影响力,公文教育机构于1985年启动了“公文围棋”项目。此后,该事业曾一度暂停,但公文教育集团的公文ELAL与熊猫网(Pandanet)签订了关于“公文围棋”的授权合同,并以共同事业的形式,于2024年10月以面向围棋初学者的在线学习形式,推出了“公文围棋学习服务”。

  围棋拥有4000年的历史,在日本作为一种文化得以发展,并且职业棋手遍布世界(国际围棋联盟的加盟国家和地区有79个)。要让围棋再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喜爱的娱乐活动,需要些什么呢?为了重新发现围棋的魅力并推动其普及,我们决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。

  这次我们要采访的是日本围棋界的顶尖人物一力辽。他目前保持着日本七大头衔中的四个头衔,去年更是时隔19年为日本棋手赢得了世界冠军,备受瞩目。他无疑是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的顶尖棋手。

  一力辽从初中起就成为了职业棋手。听到这里,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他肯定过着全身心投入围棋的生活,但实际上他先后升入高中(都立白鸥高中)、大学(早稻田大学社会学部),现在还是自家家族企业新闻社(河北新报社)参与经营的公司管理人员。

  在专心致志于围棋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业,一力辽是如何学习的呢?我们以“学习与围棋”为主题,探寻一力流的学习秘诀。

  学校学习与学棋的相似点

  ——很想了解一力辽是如何兼顾学习围棋和学校课程的。首先说围棋,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能变得如此厉害呢?

  一力辽:我觉得没做什么特别的事。小时候做死活题和摆谱,还在教室等地方和水平差不多的对手进行了很多对局。现在也一样,做死活题、摆谱、对局这些基本的训练都没有变。变化的地方可能是开始进行AI研究,以及会根据即将到来的对局来定制学习内容。

  ——虽然您说没做什么特别的事,但能达到如此厉害的程度,想必还是做了非常大量的练习吧。

  一力辽:小时候觉得赢了就能提升水平很有趣,所以整天都在做这些练习。现在可能也没太大变化吧。

  ——虽说您热衷于围棋,但也在进行学校的学习。有个很朴素的疑问,一力辽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小学生呢?父母有没有对您说过“快去学习”这样的话呢?

  一力辽:我从四五岁起就喜欢数字和算术。小学时印象深刻的是,当时的校长可能喜欢数学,校长室前面张贴着算术题。有很多像谜题一样有趣的题目,我很期待去解那些题。没有过父母让我学习的记忆。基本上作业我都在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完成了。

  ——我听说过一力辽喜欢数字。据说能立刻分解三位数的质因数,别人说出出生日期,您就能猜出那天是星期几。

  一力辽:是的。我从小就擅长这些。

  ——在算术方面您肯定没什么困扰吧。反过来,有没有不擅长的科目呢?

  一力辽:以前我不擅长写作文。我觉得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,这让我觉得很难。后来在大学写小论文,以及作为记者写报道的过程中,这种不擅长的感觉渐渐消失了。

  ——听了您的讲述,感觉无论是围棋还是学校的科目,您都是很自然地在学习。

  一力辽:在对局中,注意力是必不可少的。对局结束后,要对这盘棋哪里下得好、哪里下得不好进行反馈,找出不足之处,思考怎样才能克服这些不足。注意力、恰当的反馈以及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,这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通用的。

  ——也就是说,在学校的学习中也能应用在学棋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吧。

  一力辽:在自己心里将完成度数值化,一个一个地攻克课题,这种感觉是一样的。比如,我每天会做大约30道死活题,每道题限时1分钟。我觉得考试复习时,比起漫无目的地复习,设定时间限制并测试理解程度效率会更高。另外,在比赛临近的时候,我通常会在大约两周前开始研究对手,决定采用怎样的布局。考试前大约两周我也会通过做过去的试题等方式,找出出题倾向并制定对策,然后迎接考试,所以我觉得相似的地方很多。

  ——您作为职业棋手的同时还上了大学,有没有觉得上大学是件好事呢?

  一力辽:在校期间,因为头衔战和课程作业,单纯地感到很忙,没有时间去切实体会上大学的好处。但是毕业后,我意识到上大学是件好事。特别是上大学让我有机会与人建立联系,我觉得这是一笔财富。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很多,在各处都会有人跟我说:“我也是早稻田毕业的哦”,因此经常能结缘。

  围棋培养“应用能力”

  ——现在重新回顾一下,您觉得自己是被围棋的什么所吸引而沉迷其中的呢?

  一力辽:最初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是“通过获胜来提升水平”这一点。而且,那时我有幸遇到了很好的指导老师。从围棋的游戏特性来说,我想我是沉迷于它定式化的部分较少,未知的部分较多这一点。

  ——日本的围棋爱好者的数量逐年在减少。在有很多其他娱乐活动的情况下,为了让人们选择围棋,您想宣传的围棋魅力是什么呢?

  一力辽:首先我自己认为,围棋是非常深奥且有趣的。总的来说,围棋爱好者大多热情都很高。我觉得一旦迷上围棋就会真的深陷其中。让人着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围棋规则简单且自由度高。而且,围棋胜负的差距范围很大,从半目到100目以上的大差距都有,这也是围棋独有的特点。不是100比0这样的比分,也可能是60比40,需要做出一种从全局角度的判断,即在哪处有损失的话,只要能有超过这个损失的收益就可以。

  ——这也是很多商业人士等成为围棋爱好者的原因吧?

  一力辽:我是这么认为的。我刚才提到了围棋规则简单且自由度高,但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对弈中,无论自己多么按定式下棋,在某些地方肯定会偏离定式。围棋在要求对未知局面的应对能力,以及充分运用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应用能力这方面,也是很有魅力的。

  ——您希望什么样的人来下围棋呢?

  一力辽:我推荐所有年龄段的人来下围棋,但特别希望小孩子、学生等年轻人来尝试。专注于围棋可以培养注意力、综合判断力和应用能力,这些在进入社会后也会很有帮助。另外,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,在输了的时候该怎么做。

  ——您说的是输了的时候吗?

  一力辽:围棋必定会有胜负。当然也会有输的时候,在那个时候认可对手,反省自己的着法,这会有助于成长。最近我听说在教育领域,很多时候都不设定胜负。但在人生中,竞争是无法避免的。如果没有输过的经历,却突然面对很失败的事情,我觉得在心理上会很难承受。

  ——在围棋中经历过“失败”,那么在其他不顺利的情况下,似乎也能转换心情继续前进。围棋有很多优点,但在普及方面,还不能说达到了预期的进展。您认为对于那些想重新学习围棋的人来说,什么是阻碍他们的因素呢?

  一力辽:这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,围棋一方面规则简单、自由度高,但另一方面,对于初学者来说,目标比较模糊,会觉得很难。

  ——在围棋入门阶段,经常听到“规则简单,但要学会下棋却很难”这样的说法。

  一力辽:棋盘太大,落子又太自由,初学者不知道该怎么做。一旦克服了这种状态,能够自己下棋了,就会觉得非常有趣,但事实上,很多人在达到这个阶段之前就放弃了。

  ——最后,请您对正考虑开始学习围棋的人说一句话。

  一力辽:围棋是非常有趣的游戏。无论年龄、性别、国籍如何,都可以享受一生,还能培养判断力和应用能力。即使一开始觉得难,之后也会越来越有趣,希望大家放心坚持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