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规划人生最后的财务安排时,是否想过你的房产、毕生收藏的油画,甚至精心打理的股票组合,最终会成为私立精英学校的'发展基金'?
《悉尼晨锋报》最新调查揭示:悉尼顶尖私校正通过官网发布专业法律模板,系统性地引导校友将遗产纳入捐赠计划。
据报道,悉尼多家私立学校正在官网上发布附有专业法律措辞的捐赠模板,引导校友在生前就将房产、股票投资组合或艺术藏品等资产遗赠给学校。
虽然通过遗产捐赠来资助奖学金等项目并非新鲜事,但澳大利亚慈善协会上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:由于法律程序疏漏或遗嘱执行人拒绝履行条款,全澳慈善机构每年损失的遗赠金额超过4000万澳元。
过去十年间,悉尼顶尖私校的慈善募捐部门持续优化捐赠体系,已成功吸纳数亿澳元资金。
以Cranbrook为例,该校提供的标准化捐赠模板明确建议捐赠人可采用"本人持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票"等精准表述,或直接指定具体房产与艺术藏品进行定向捐赠。
该校法律文本特别注明:"本人兹将上述资产(免除一切税费及抵扣项)全数赠与Cranbrook基金会"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该校设立永久冠名奖学金需75万澳元起,而通过遗嘱捐赠并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者,将获邀加入极具声望的"1918 Society"。
目前,包括Riverview、Pymble Ladies' College、Abbotsleigh及Newington College在内的多所知名私校均已发布专业法律捐赠模板。
悉尼Waverley区的St Catherine's School为捐赠者设立特别荣誉——凡承诺向学校进行遗产捐赠的人士,均可加入其Fielding Fellowship荣誉协会。
校方发言人表示:"无论金额大小,学校都深切感激并铭记St Catherine's校友及往届家长的慷慨支持。正是他们延续了Ruth Fielding女士的精神传统,持续为在校女生创造教育机会。"
根据JBWere去年发布的报告,澳大利亚仅有6.5%的遗嘱包含慈善捐赠条款,这一比例远低于美国的10%和英国的13.7%。
The King's School则建立了分级捐赠荣誉体系:捐赠5000至9999澳元的校友可获初级研究员资格;50万澳元及以上捐赠者将受邀加入象征最高荣誉的"1830 Society"。该校基金会资产在过去十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,从2013年的2350万澳元跃升至2023年的5150万澳元。目前,这些捐赠资金为250余名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。
校方发言人指出,捐赠家庭往往是为了回馈自身或子女获得的教育机会,并希望助力未来世代的教育发展。"这种强烈的社群意识和传承精神,正是我们奖学金项目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,也为校园设施的更新迭代提供了重要支持。"他强调道。
根据Philanthropy Australia委托Bequest Assist开展的研究显示,澳大利亚约3%的遗嘱中虽包含对慈善机构的捐赠承诺,但最终未能兑现。报告尖锐指出:"慈善机构正独自承担这些'消失的捐赠'带来的损失,因为缺乏系统性的捐赠追踪机制。"
研究数据显示,慈善遗赠的平均金额约为14.3万澳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项研究仅统计了慈善机构已知的捐赠案例。
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现象:33%的遗嘱捐赠对受赠机构而言完全是"意外之财",这意味着实际失踪捐赠的规模可能远超现有估计。
JBWere去年发布的报告展现了更宏观的图景:2024年全澳遗产规模预计达1400亿澳元,而未来二十年将迎来5.4万亿澳元的代际财富转移。
这些数据凸显了完善捐赠履约机制的巨大经济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