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大选前, 开始赶人! 移民局突然严查, 多名华人收到邮件

Source

近日,一些华人留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,他们收到了来自澳洲移民局的邮件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有的人收到的是正式的签证拟取消通知(Notice of Intention to Consider Cancellation, 简称NoICC),有的人则是看似“普通”的信息核查邮件,但都让人心惊胆战。即便只是补交资料或解释的请求,也被不少留学生视为“暴风雨前的宁静”。

一位留学生表示,自己因为语言障碍难以适应大学课程,选择转入TAFE学习,结果不久后就收到了移民局发出的NoICC。这类信件意味着移民局正在正式考虑取消其学生签证,性质极为严重,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解释并提供充分证据,后果可能是直接遣返。

还有一些网友分享称,虽然没有收到NoICC,但收到了移民局发送的调查邮件,要求补交学生信息或学习计划更新。这看似“例行公事”的信件,在有经验的留学生眼中,却往往是NoICC前的“最后提醒”。在过去几周里,有留学生因被学校举报存在“全工不读”行为,也就是全天打工而不参与课程,最终被移民局盯上,甚至被直接取消签证。

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种情况似乎正在蔓延。一些留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统计,近期收信的同学往往是从高等教育“高转低”,也就是从大学转到文凭课程、证书课程,或从名校转入学费更便宜的私校。一些转学路径存在疑点,比如课程衔接性不足、转学理由牵强等,极易被移民局认为有“滥用签证”的嫌疑。

不少网友认为,此时此刻移民局加强审查并非偶然,而是与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紧密相关。在民意关注焦点集中在住房短缺、生活成本上升的当下,“削减移民”、“控制国际学生数量”已成为各政党争取选票的重要议题。

工党政府在最新公布的联邦预算中明确表示,计划在2025-26财年将净海外移民人数从本财年的33.5万人减少至26万人;与此同时,反对党领袖达顿也提出了更为激进的移民政策改革设想,包括减少25%的永久移民配额、压缩国际学生人数,以及加大对签证违规者的遣返力度。

这场政策风暴背后,隐藏的另一个事实是:确实存在部分留学生滥用签证资源的行为。以印度为例,据澳洲媒体披露,近年来大批印度学生在入境后选择从知名大学转入低学费私校,甚至选择降低学历层级转入TAFE等职业教育体系。这种“降级转学”在表面上看似合法,但其真正目的是通过更低成本延长留澳时间、增加获得工作签证与移民机会的可能性。

有大学披露,在某一学期中,1200名印度新生中,有超过500人从未出现在课堂上,或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就放弃学业转入其他机构。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澳洲高等教育的教学声誉,也加剧了政府对留学生签证体系的担忧。

对此,澳洲政府近年来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整顿行动。包括内政部、教育部以及ASQA、TEQSA等多个监管机构联合发力,打击虚假留学、打工为主的签证滥用行为,全面排查“幽灵学校”、注销长期停办的培训机构执照,并对不再具备教学能力的学校进行问责与处理。

对留学生而言,这一轮“清洗行动”传达出一个明确信号:留学签证是为真正有求学意愿和能力的人准备的,任何试图利用教育签证“挂名打工”或长期规避移民审核的行为,今后都将难以获得容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近期移民局行动频繁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留学生都要“自危”。对于真正认真读书、出勤率达标、学业表现良好、兼职在合法范围内的同学来说,并不必过度担忧。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道:“只要你该上课就上课,打工不超时,不搞虚假材料,就不怕查。”

眼下,是一个“诚信留学”回归的时代。在大选临近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,那些本希望走捷径的留学路径正在被一一堵死。而对于真正热爱学习、希望在澳洲实现人生价值的留学生来说,遵守规则、坚定初心,反而正是拨云见日的关键。

未来,也许这场整顿风波还会持续。但每一次危机过后,留下来的,往往是那些真正踏实努力、经得起考验的人。